10月8日,云迹科技(2670.HK)正式启动港股招股程序,计划于10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云迹科技是继晶泰科技(2228.HK)、黑芝麻智能(2533.HK)、越疆科技(2432.HK)之后,第4家以18C章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这条通道专为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所设。
这五年的小米,从产业技术到组织管理,从用户感知到生态策略,几乎每一项业务路径都经历了从0到1的改变。小米试图用芯片、造车与产品力构建起新的企业骨架,也用定制化服务、设计表达建立起品牌新的审美能力。
这不再是某一家公司的突围战,而是一座城市的系统性实验。比如,北京正试图通过政策、场景、机制等多维协同,以数据为支点,撬动整个具身智能产业链,让机器人走进真实世界。上海、天津等地也在布局大型数据采集中心。
如果说王兴兴擅长让机器人动起来,那王鹤关心的,是它们能不能真的去上班、去干活。
小米集团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出的邮件显示,中国区市场部员工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且存在利益冲突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公司决定给予辞退的处分。
9月2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宣布与仙工智能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两年内向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分阶段部署上千台AI机器人。这一数字在当前市场中较少——大多数同行仅限于几十台、百台的小批量订单。...
对比2022年11月底,ChatGPT横空出世时,头部科技公司市值变化:前两名未变,第三至十位座次更替。腾讯稳居第一,市值上涨约90%至5万亿元;阿里重回2万亿元大关;小米受汽车等新业务带动,市值暴涨439%,跃升至第三,跻身“两万亿俱乐部”。网易几乎翻倍,挤入前五;快手上涨三成;美团、京东跌出前五;百度则出现回调,但仍守住前十序列。
这场电话会以及这份成绩单,传递出一种小米的攻势:它正试图通过“高端化”战略,向苹果等全球头部企业逼近。
产品讲述机制的变化,或许比产品本身的更新更值得关注。对百度而言,这可能是一场组织内部权责结构的重构。
一场全球范围的“4o保卫战”就这样展开了:海外社区发起在线签名信,短短几天就有上千人参与;网友组团去奥特曼和OpenAI的社交账号、邮箱留言;还有人总结“抗争指南”,教你如何在各个平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