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正值力诺集团成立31周年之际,力诺集团旗下宏济堂智慧中药房端到端AI智能工厂、力诺制药注射剂项目“AI+算力”智能工厂两大项目正式建成。 力诺集团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山东济南,以宏济堂制药、科源制药、力诺制药组成的大健康产业,以力诺瑞特、力诺阳光、力诺电力组成的新能源产业,以力诺特玻、武汉双虎组成的新材料产业等为核心发展方向,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和山东省民营100强企业。上述两个项目的建成,大幅提升了力诺大健康产业的AI转型进程。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出海,中国正在从过去全球产业链的“参与者”向“驱动者”“主导者”转变。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港口扮演的角色也在悄然“升维”。山东港口率先探索从“单一港口运营商”向“港口综合服务商”转型,从码头的“装卸工”向跨国供应链的“设计者”“组织者”转变。 码头上各货种每天的吞吐量统计表、港口月度年度的业绩表,不仅是反映国内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际产业变化趋势的“风向标”,更是全球经贸关系的“温度计”。 9月,山东港口发布2025年半年业绩报表
2025年9月19日,2025鲁渝协作促消费首场对接会在济南拉开帷幕,首场重庆茗茶专场展销会将在泉城广场连续举办3天时间。按照计划,中药材、火锅食材等系列展销活动。 2025年中央1号文件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动员等协作帮扶机制在促消费、增就业、兴产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农产品是促消费的核心领域。重庆方面希望借鉴山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农业品牌,将重庆农产品在全国市场进行推广。
9月7日至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暨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 与上一届相比,本届活动规格更高、规模更大。海洋经济在山东似乎从未像现在这般火爆。 面对中央持续释放的政策信号,山东正掀起发展海洋经济的新热潮。从战略规划到目标落地,从科技突破到产业升级,从生态保护到国际合作,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体系正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作为常年位居全国GDP第三,农业产值全国第一,且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的经济大省,山东正为全国经济发展担负“挑大梁”的重任。而“海上新山东”的崛起,又将为这个中国北方经济增长
9月8日至9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暨东亚海洋博览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 本届论坛与博览会的主题是“从蔚蓝到未来”。与前一届相比,此次活动呈现出一个新趋势——海洋与AI相结合。这也成为山东探寻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8月27日晚间,中国重汽(03808.HK)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8.78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归母净利润34.27亿元,同比增长4%。 作为行业的龙头,中国重汽营收、利润双增长也折射出整个中国商用车行业在2025年迎来了市场的全面复苏。
2025年8月20日,海信集团与福耀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此次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双方共同成立了“未来工厂与具身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联手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
2025年8月8日,美国康宁公司针对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多家龙头企业发起的“337调查”迎来关键性节点——这一天,正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称“ITC”)公布的337调查日程表中各方事实证据开示(举证)的截止日。 2024年底至2025年初短短两个月内,美国康宁公司连续两次向美国ITC申请针对中国彩虹股份、TCL华星光电、惠科等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相关企业进行“337调查”,指控前述相关企业侵犯其在基板玻璃领域的相关专利及商业秘密。 一场备受关注的中美显示行业龙头之间的角力拉开了序幕。
阿拉伯马秀、尼泊尔手绘、阿塞拜疆石榴、伊朗西红花、阿富汗传统手工地毯……2025年7月18日至19日,古“丝绸之路”上的中亚特产集中展现在青岛召开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上。 今年是上合组织“中国年”。此次大会以“共谋区域合作 携手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上合组织国家约360家参展商代表,以及约3千名采购商参与。其中,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等众多中亚国家政要以及企业集体出席此次会议。 古“丝绸之路”商贸繁荣的景象在这一刻重现。
2025年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链博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山东、广东担任本届链博会的主宾省。 经济学界称山东是“转型中国的经典缩影”,或许也可以说,产业链上的山东品牌是中国经济持续跃升的缩影。目前,山东已形成19条标志性产业链、67个细分产业链。 更值得关注的是,山东在产业链上的“关键先生”——有的具有全球影响力,是全国基础性产业的“压舱石”,身居一条甚至几条产业链的“链主”;有的隐匿在产业链深处,却拥有核心技术,深度嵌入“链主”的供应链,成为不可或缺的“链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