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攻金门失利,台湾地下组织遭血洗,是两道历史伤痕,台湾一日不归,伤痕无法愈合。大陆已经具备了用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能力,但为什么没有动用。因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台湾问题的解决,要对历史负责,要对两岸的人民负责,要统筹一盘大棋,在最佳的时机、用最合适的方式、付出最小的代价,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这个时机,应该不远了。
张亚中有一个判断,留给台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甚至都等不到2028年大选。所以,他希望国民党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上能向前一步,在答卷上写下“九二共识”的标准答案:认同一个中国,追求两岸统一。这样就能与大陆的对台政策实现无缝连接,从而避免台湾遭遇灭顶之灾。
既然张亚中教授已经被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和国民党内的“反动派”打成积极推进统一“红统”分子,那就别装了,干脆把这份备忘录修改一番吧。
如果2028年的大选,赖清德评估自己胜算很小,那么,他对内、对外制造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幅度提高。如果对内制造危机不足以赢得大选,他就有可能在两岸关系上铤而走险。这样的操作危险性极高。
美方预防的,是中国一旦以强硬手段推进两岸统一,美方可以从“台湾地位未定论”这个角度,展开一系列反制措施。无独有偶,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也有类似的设想。
对于台湾人而言,两岸统一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家、国关系重新构建的过程。
在台湾民众普遍、朴素的观感中,民众党及其支持者(小草)确实是一个相对单纯、干净的群体,国民党则散发着浓浓的酱缸味。这两个政党,对外展示的形象完全不同,对外散发的味道也完全不同,他们之间的合作不可能亲密无间。
面对中国军力的增长,美国只做了战术调整,没有做战略调整。其战术调整体现在岛链的兵力部署上,美国将部署在第一岛链(日本)的大部分兵力后撤到第二岛链(关岛)。但是美军并不了解放军军力发展的全貌。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以统、“独”来划分台湾社会,也没有太大的必要强调蓝、绿、白各个阵营的分野,以庙堂和民间来分析,更确切一些。因为庙堂之中的那些人,无论阵营是蓝是绿,无论立场是拖是“独”,都属于一个既得利益集团,包括绿营的媒体,也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定位在了庙堂之中。
国民党内不少人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雄心。站在两岸关系、国际局势的高度看,国民党的主席之争就是茶壶里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