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亟需一位没有杂质的“纯蓝人”,带领这个党走出困境。首先,就是在政治立场上纯正坚定;其次,就是在个人素质上心思纯净无私。
台湾当局历届领导人中,赖清德是水平最差的一个,“志大才疏”是他的标签。他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可以横着走;被对手重击瘫软之后,他必须靠别人的扶持,才能继续往前走。他不敢撤换行政团队,就是怕失去扶持之后,站都站不住。
美俄首脑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会晤之后,还有三场(种)重要的会晤将成为俄乌和平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它们分别是:俄乌领导人会晤、美俄乌三方会晤、美俄乌欧四方会晤。
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的会晤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个实质性的进展就是,俄罗斯认可(默认)美欧给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
俄乌之间最有可能达成的协议,就是停火协议,在这方面,俄罗斯的地位稍稍主动一些。
特朗普2.0的到来,开启了一段俄美关系缓和、重启的窗口期。如果美国下一届大选共和党不能连任,这个窗口期就稍纵即逝了。即使共和党连任了,但如果总统不是特朗普而是其他人(比如万斯),这个窗口期对于俄罗斯而言,其价值大概率也会打折扣。
替美国人民担忧的“忧美论”,行之有年。特朗普2.0之后,这个论调的强度达到一个新高峰。“忧美论”无可厚非,但是面对8月7日尘埃落定之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顺应变化、积极探索破解之道、自立自强才是一个企业、一个政府正确的打开方式。
8月23日的第二波大罢免,应该还是会照常进行,并且不排除民进党使出奇招、歪招(比如选定某个被罢免人突然爆料重大丑闻),将一个或两个国民党籍“立委”拉下马的可能。
随着美日、美欧达成协议,中美会谈持续推进,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今年4月2日发起的关税战,已经进入下半场。
日本人观察此次台湾大罢免,集中在“抗中保台”牌是否失效、“台独”能否行得通方面。罢免前两天的7月24日,日本知名台湾政治研究学者小笠原欣幸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指出“若罢免派未能改变朝野席次结构,民进党所主张的‘抗中保台’主张将因此遭受严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