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宛余认为“未来五年是中国AI夺取中东话语权的黄金期”。她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首先,中东正处于数智化转型高峰,如阿联酋的愿景计划中强调AI在智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而沙特“Vision2030”聚焦工业化。 不过,热潮之下,市场密布暗礁,多家企业陷入“技术换市场”的陷阱。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当国内AI企业苦于算力限制与市场内卷时,一场向中东的技术迁徙已然成势。 沙特“2030愿景”明确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转型支柱,阿联酋则计划十年内将AI对GDP贡献提升至14%。这片石油资本涌动的土地,正成为中国AI全球化的重要支点。
2025年,国资监管系统打算构建的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直指央企和国企全级次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 在重庆,“国资智管”系统将1901户企业核心业务数字化率一度提升至98%;在航天科技集团,科研数据被划入“监管黑箱”(科研数据使用过程不透明,难以被外部监管机构直接观察),但资金流必须全域透明。 国务院国资委一名官员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穿透不是要勒住企业的脖子,而是握住那根看不见的风筝线。”
当前全球库存持续去化趋势停滞,累库拐点或已出现,与下游加工业低开工率形成共振,对消费预期有所打压,叠加宏观扰动、情绪降温,或对价格带来一定压力。当铝价波动从宏观情绪驱动转向基本面逻辑修复时,产业更需关注结构性机会。
在油气勘探行业面临深层资源枯竭与技术瓶颈的当下,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下称“东方物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任文军,正在探索将ESG转化为技术创新的财务驱动力。 通过自主研发的“绿色勘探”装备、跨国标准适配及“6+1”新兴产业链布局,他主导的ESG战略不仅降低了作业成本,更让该公司获得壳牌、BP等国际能源公司的作业订单和资质。 其核心逻辑直指商业本质:ESG是技术型央企参与全球竞争的“成本项”,更是打开市场的“收益项”。
一系列的实操问题,促使国资科创企业越来越关注政策红利,试图从新政中寻找一条出路。 比如尝试使用新政中的“快速通道”——对确有评估难度的资产,可通过挂牌交易定价。但当企业联系产权交易所时,却被告知:“没有评估报告不能挂牌。” 这似乎陷入一种死循环:传统评估做不了,新通道又需评估前置。 政策红利与实操壁垒的拉锯战,正在国资科创领域上演。 瓶颈之中,经济观察报从国资委获悉,国资委正在完善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且着手修订资产评估管理相关制度,拟对科创投资领域资产评估和估值管理作出针对性规定。
一些律所把“讨债”做成标准化生意。经济观察报记者登录抖音等平台上数家北京律所直播间,进行问询并联系后发现,仅在一周内,就有超过15家北京大型律所在这些平台24小时不间断地网推自己,且不止一家律所采用“3210收费模式”(即收费标准为立案3%、开庭2%、回款10%)。这种收费模式看似合规,却存在另附《补充协议》的情况:“若因债务人无财产终止服务,前期费用不退。”
刚果(金)的能源储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特殊地位,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国,铜、钴储量居世界前列,矿业生产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开展光储项目的热门选择地点。 2025年开始,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非洲等新兴市场,光储项目的需求显著增加,当地物流运输随之发生明显变化。
苏超给江苏带来的触动,不仅仅是难抢的门票、蜂拥而至的球迷以及迸发出的新消费盛宴,这场今年夏季最火热的比赛之一,也在重构社会资本,推动当地产业的破局和发展。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报告表示,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堪称当之无愧的“顶流”,将成为撬动文旅消费的新支点。与传统赛事相比,苏超在城市营销和IP合作等方面与众不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和以往改革不同,新一阶段国资国企改革的关键项之一,落在了引导国企基金“投早投小投硬”上。 不止一名国资创投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过去一年来,政策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从投资容错到国有基金考核机制的调整,监管部门不断做加法。国资创投机构与在监管层的不断交流中,逐渐找到了新的路径。 在探索的过程中,国资创投面临着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