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政策利好、“长钱”入市预期交织,正推动市场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
服务贸易领域的8项措施尤为关键——包括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等4条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8项中,有6项的责任分工均与中国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总局有关。
金融业正在经历“链改”而非“被颠覆”,最终是否会形成一种混合型金融服务生态:底层是区块链技术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中间层是合规框架下的加密资产纳入主流体系;应用层则由传统金融机构主导。
与传统跨境汇款路径相比,跨境支付通大幅压缩了汇款链路和中介成本,降低了交易手续费,减少了处理时间,显著提升了汇款效率和用户体验。
有分析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构建“数字人民币+离岸金融”双轨体系,有的放矢地参与全球货币秩序重构,并建立具有主动防御力的制度架构。同时,通过优化跨境投融资机制、拓展人民币定价能力、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等方式,全面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制度型功能。这或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正步入“深水机制建设”的关键阶段。
美元稳定币(USDT、USDC)像“链上美元”满场飞,背后可能还藏着个叫“影子美联储”的大玩家,可以影响全球利率水平,稳住美元的全球货币主导地位。
一个突如其来的稳定币监管元年相随而至。稳定币背后的驱动力来自国力、货币地位与金融主权的博弈,而非表面上的技术创新。
很大程度上,稳定币的“锚”并不在链上,而是依赖“链”下真实世界的金融秩序、法治结构与货币政策。稳定币之“稳”,可能终归要接受现实世界的压力测试。只有当资本市场给出“价格”、监管体系制定“规则”、用户持续给予“信任”时,稳定币的“稳”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尽管“美债作为全球唯一无风险资产”的信条尚未彻底瓦解,去美元化浪潮却愈演愈烈,避险资产似乎“不再避险”,资本市场正在重新定义“真正安全”的资产。
与以往政策相比,此轮政策既有利率的“全面降”,又有工具维度的“多点发力”,更有三大金融管理部门“同频共振”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