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和特邀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商业银行。
文章量 18阅读量 82125 订阅
2022年,在国际环境愈加错综复杂和国内疫情大幅反弹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整体仍体现较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顶住巨大下行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就业物价总体稳...
伴随内需的加快恢复,2023年将存在诸多支撑资本市场向好的基础性有利因素,这会让投资者对2023年资本市场的投资前景充满期待。但是海外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复杂性或通过金融市场传导,抑或是通过影响投资者情绪,将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走势的不可忽视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在乐观看待市场行情趋势,把握潜在投资机遇的同时,也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防范。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让投资组合稳扎稳打地创造满意的投资收益。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本次政治局会议是二十大后的首次政治局会议,不仅对2023年经济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总体性安排,而且对推动二十大...
连平/文今年三季度以来,在前期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经济运行明显回升。但在疫情不断反复影响、消费和房地产市场继续全面下行的情形下,经济增长仍有不小的下行压力。鉴于通...
当前,全球通胀高烧难退,美联储强力紧缩带动全球加息潮,对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威胁。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继续走弱,国际金融市场迎来新一轮动荡。
文/连平 邓志超 常冉自2021年下半年全球通胀出现抬头迹象至2022年上半年,高通胀愈演愈烈,全球超70多个经济体通胀率超过5%。高通胀扰乱全球价格秩序,使得价格信号作用失...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初落地,现已生效半年。RCEP为我国出口的地区结构和产品竞争力带来怎样的影响?会利好哪些出口相关产业链发展?RCEP对我国出口将会带来更多的“创造”效应还是“替代”效应?我国应如何运用RCEP来提升出口“创造”效应,实现外贸的稳量提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展开分析和讨论。
过去两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在2020年经历了第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后,房地产业率先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复苏。受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宽”的影响,美国...
2022年一季度以来,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全球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增加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消费遭受疫情反复冲击和出口边际放缓之下,...
随着全国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稳步推进,5月多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从主要经济指标看,工业生产重新回正,消费出现较大反弹,投资尽管整体增速有所放...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