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背景下,保险资金面临着投资压力,因此逐渐增加了对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但不同的险企在具体配置上,也存在不同的动作。
核心指标呈两位数的增长,使得新华保险的成绩在几家上市险企中尤为亮眼。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实现总保费2.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大幅快于行业增速的背后,是新华保险不一样的路径选择。
在介绍公司业绩时,中国人保副董事长、总裁赵鹏用了8个“新高”来介绍公司业绩——上半年,集团合并利润为359亿元,创历史新高;集团合并资产达到3895亿元,创历史新高;财产险综合成本率达95.30%,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总投资收益达4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人身险新业务价值为88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此外,随着近两年业绩的增长,中国人保的股价也迎来上涨。中国人保A股、H股股价分别在上半年迎来近6年和上市13年来的最高价,在港交所上市的财险主体部分中国财险迎来了上市22年来的最高价。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人寿的总资产、投资资产双双突破7万亿元;实现409亿元的净利润,相当于日赚2.30亿元;收取了5250.88亿元的保费,相当于每天保费入账14.38亿元,而其长险保单数量也达到3.27亿份,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中国人寿的保单。
报告显示,在境内战略投资强劲带动下,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披露交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同期交易数量延续过去两年半的稳步回升态势。其中,境内并购交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逾一倍。
8月21日,率先披露2025年中期报告的众安在线(6060.HK)早盘高开,截至收盘,股价上涨6.98%,收于20.08港元。支持股价走高的是,众安在线交出了一份总保费和归母净利润“双增”的业绩答卷。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众安在线实现总保费166.61亿元,同比增长9.30%。同时,得益于稳健的投资收益与数字银行业务扭亏,众安在线实现归母净利润达6.68亿元,较2024年同期提升1103.5%。
仅在上半年,就有超6400亿元新增保险资金进入股市。其中,一季度净流入3900亿元,二季度又净流入2500亿元。今年4月7日,受关税战影响,上证指数暴跌7.34%,此后行情一路震荡上行,也就是说,保险资金的加仓正好赶上了这一波上涨行情。而拉长时间看,这一波增量远超保险资金在过去几年的加仓规模。
经济观察报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10家银行系险企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200.17亿元,同比增长12.38%;合计实现净利润96.21亿元,同比增长90.51%。
香港联交所最新股权披露信息显示,中国平安(601318.SH,2318.HK)和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资管分别增持了中国太保(601601.SH,2601.HK)H股股份,触发举牌线。
在阿里、京东的拍卖平台上,在北京、上海的产权交易所官网上,越来越多的保险股权被民营企业股东摆上“货架”。尽管经历数次延期、多次挂牌、频频降价,部分股权的意向购买方仍然寻而不得。在利率走低、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保险行业告别高速发展阶段,昔日手握保险公司股权的民营企业进退维谷——一方面,部分险企经营不善,难以为股东提供投资回报且急需补充资本金维持生存;另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陷入困境,自身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