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资深记者 长期关注公私募基金、银行理财、资产配置、金融创新以及大资管背景下的一切人与事。新闻线索请联系:hxt082420@sina.com
文章量 871阅读量 9982755
订阅
10月20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从证监会发布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获悉,截至9月末,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总数已达到302只,较二季度末新增8只。 今年,在权益市场回暖的推动下,个人养老金基金这类主打长期稳健的养老投资工具,交出了平均净值增长超15%、最高收益达46%的“成绩单”。 在业绩与规模齐飞之际,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间的分化也在加剧。面对临近年末的投资窗口,投资者该如何抉择?
近日,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接连发布股东及实控人变更、董事变更、高管变更三则公告,标志着上海证券正式完成对其100%股权的收购。 与此同时,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的管理层迎来全面调整,新任总经理贺国灵同时代任董事长,原总经理吴昱村、原董事长黄炜离任。这一系列变动,宣告这家成立十年、规模不足90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一向以主动投资能力著称的几家基金公司,正悄然将触角伸向并非主动管理主战场的领域——ETF。
9月29日,凯德投资发起的首单外资消费REITs上市。 记者了解到,发售期间,该基金拟募集规模22.872亿元,比例配售前累计认购资金超3091.7亿元,有效认购倍数分别达到了535.2倍和252.6倍。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代销百强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历史性突破10万亿元,权益类基金规模同步攀升至5.14万亿元。 在这片繁华之下,一场关于渠道、产品与客户结构的深层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这名在熊市中“崛起”、管理规模曾超115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完成了一场从中小基金公司到行业头部的“跃迁”。 而他的“转场”,是宝盈基金近年来人才流失中的最新一例,也是基金行业人才从中小公司向头部集中的典型缩影之一。
2025年9月8日,华商基金旗下新基金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在发行首日即宣告售罄,提前近三周结束募集,并启动末日比例配售。这并不是个例。9月2日,招商均衡优选混合一日募超50亿元;8月初,摩根旗下FOF(基金中的基金)单日吸金27.52亿元。这些“日光基”背后,无一例外地站着一个共同的渠道巨头:招商银行。
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资本正在用真金白银投票,回应着一个时代的命题:是否“芯片才是新时代的硬通货”?在这场新旧“股王”更迭的背后,是中国经济从消费主导向科技创新切换的宏大叙事,也是全球竞争力重构中,资本市场对未来话语权的一次重新定价。
随着市场行情爆发,ETF规模也实现了迅猛增长。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8月18日,全市场ETF总规模突破4.8万亿元,较2024年底激增1.04万亿元,增幅高达27.88%。 这一增长不仅刷新历史纪录,更折射出资本市场资金流向的深刻变革:机构资金大举入场,个人投资者跟风涌入,ETF正成为“长钱”配置的核心工具。
整体来看,在这波牛市行情中,百亿级明星基金经理的表现参差不齐。其中,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成功抓住了市场热点,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大幅跑赢市场平均水平;然而,也有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跑输了大盘。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